根据数据统计,2015赛季到目前为止,佩佩共参加了10场西甲联赛,934分钟比赛只有5次犯规,没吃过牌,武僧难道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以后只能通过下面的视频来“缅怀”这位球场上的杀人狂魔。
本文译自美国青训网站soccerwire.com,作者John OSullivan是美国少年儿童足球培训专家,畅销书作者,经常反思美国青训以及校园足球的一些问题。
如今,足球已经是美国最流行的运动之一了,大约有20%的6岁儿童在踢足球,那么美国足球面临的问题在哪?
可以说,当我们开始集训这些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根据统计数字,从6岁到12岁,美国的足球人口锐减30%,6岁的时候有560万美国孩子踢足球,等到了12岁,就只剩下不足500万了,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集中于几点:比如过早开展专项足球训练,昂贵的费用,高度组织化和竞争激烈的比赛环境,教练能力不足,以及过分热情却缺乏足球知识的家长,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把美国孩子们一步一步推离足球场。
于是,孩子们放弃了。
每当我反对早期足球专项训练持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反驳,“世界其他地方的孩子们只踢足球,比如梅西,罗纳尔多和内马尔,如果他们可以,那么美国孩子也应该这样。”
遗憾地是,持此观点的人们往往忽视了由心理学家和运动医学专家们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那就是青春期之前的足球专项训练并不比青春期之后更好,过早的训练并不能保证他/她未来获得成功。
那么儿童足球专项训练害处在哪呢?如果对照欧洲和南美来看,那里的孩子似乎就是“只踢足球”,却能取得成功,为什么我们反对呢?这其中或有误会。当我们用美国青训对比欧洲和南美的时候,就只有妒忌的份,也因此我们急切地用“专项训练”来模仿他们的“只踢足球”,这两个看上去差不多的概念,却有千差万别的内涵,是值得深入讨论的。
这里我说的“早期专项训练”定义为,儿童在青春期以前,只专注于足球训练并参加高度组织化的比赛,举个例子,比如一名8岁的儿童,非常热爱足球,自愿训练并经常参加联赛性质的比赛,这种情况在美国几乎司空见惯,然而不幸地是,这个模式并不健康。
而上面提到的“只踢足球”,指的是孩子们自发地去踢球,也许是街头足球,沙滩足球,或者小公园里的野球,其中大部分时间是自由游戏而不是有组织地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足球的乐趣上,而不是给孩子们规划一个长远的目标,这些游戏时间同样让孩子们增长经验而又不会失去兴趣,在这一点上,美国篮球就是一个很好佐证,在城市里任何公园的篮球场上总有一群仅仅为了乐趣打球的孩子。
同样地,梅西,罗纳尔多和内马尔都是从很小就“只踢足球”而不是“专项练球”,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玩球,而不是在7岁的时候就被送进训练场。就像内马尔的教练说的,“我的角色就是让他自由发挥,而不是阻碍他的成长,我不需要教他怎么带球。”内马尔自己也说过,“我常常就是带着球绕着家具跑来跑去,躲开阻挡我的一切物体,我的脚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球,很难描述那种感觉。”
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选手莫过如此,但尴尬地是,在美国,我们总是试图用一个标准来考量青训成果,结果就是“甚至孩子们都开始讨厌足球。”
太多的家长和教练们想当然地认为,刻苦是训练的关键,然而运动科学家和行为分析专家却告诉我们杂乱无序地接受信息往往比“学习”更有效率,那些付过培训费的家长不想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而输掉比赛,而那些收了培训费的教练们也会用追求胜利来证明自己物有所值。所有的这些都让“专项训练”变得更重要,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诚然,足球培训的确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任何想成为职业球员的选手都必须非常早地接触这项运动,特别是
青训中常常说得“黄金时代”,也就是孩子在8岁-12岁这个时段,是他们技术培养最关键的时刻,而此时的儿童们,无论是“专项训练”还是“快乐踢球”,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比如,受伤的几率是其他人的两倍;对运动的热情远没有成年人高涨;以及身体协调性和体质不适应,这也是成长为职业选手的必经之路。
如果您的孩子希望在足球这条路上走下去,就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然而难道就没有办法在“专项训练”和“快乐踢球”之间找到一个更佳的平衡点吗?
目前看来,交叉项目训练是可行的解决方法之一,不要让12岁以前的孩子只盯住足球练习,广泛地接触其他体育项目,例如篮球,棒球,橄榄球,排球,网球,体操,游泳等等,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专项足球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而产生伤病,也可以令孩子们始终保持对运动的兴趣。
来自曼联青训的体能教练托尼·斯塔德维克也认为,“12岁或者更小的孩子应该广泛接触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现代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身心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以往的经验,球员们训练多,比赛多,旅行多,承受得压力也更多,广泛地接触其他体育运动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足球残酷的竞争环境。
朝九晚五的你是否对职业球员的一天日程感兴趣?这帮每天挣几万英镑的家伙都在做什么呢?下面就是菲尔内维尔在埃弗顿俱乐部时某一天日程表:
6点:起床之后先做3分钟瑜伽,有时候早上起来感到身体僵硬,瑜伽帮助放松肌肉。
6点30:早餐一般是米粥和水果,草莓,菠萝,西瓜或者橙子,餐后我喜欢来一杯茶或者橙汁。
8点30:在去训练的路上,我就开始补充水分了,并且尽量不去想足球的事,难得的轻松时间。
9点:30分钟瑜伽训练,一般有26个动作,但我们会集中在5-6个动作上来拉伸足球所用到的肌肉群,我个人会注重自己的臀部和腹股沟。
9点30:健身房时间,我会先骑10-15分钟分钟自行车,70/80RPM速度。跳梯子20分钟,保持膝盖和脚步敏捷。
10点:补充水分和一点蛋白质饮料
10点30:热身,先拉伸,之后加一些速度练习。
11点:有球热身,抢圈,3v1,6v2,或者5v2。
11点30:4v4攻防练习,防守方目的是防守一条线,一般是中线,进攻方要带球过线才算赢,防守方要在对方过线之前把球抢下来。
11点45:一些战术讲解
12点:最艰苦的身体训练开始了,一般包括,俯卧撑,负重跑,哑铃和杠铃等上肢力量训练。
12点30:放松,泡6分钟冰桶,缓解肌肉力量训练之后的酸痛。
1点:午饭,通常会吃鸡肉和蔬菜沙拉,面包和土豆,水果和酸奶。
2点:午睡半小时到一小时。对足球运动员来说,睡眠是最好的恢复手段。
3点-5点:家庭时间,陪孩子写作业。
6点:晚饭,一般会吃鸡肉和鱼,蔬菜和土豆。
9点30分:睡觉。
最后说个题外话,菲尔内维尔不但足球踢得好,还是一位板球高手,曾经担任英格兰板球少年队队长,国家队级别的水准,至今仍保持着15岁参加板球职业比赛的纪录。
2014年,退役之后的菲尔在妻子的影响下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并在采访中提到,不吃肉之后自己感到“更瘦,也更健康了。”
本文译自美国青训网站soccerwire.com,作者John OSullivan是美国少年儿童足球培训专家,畅销书作者,经常反思美国青训以及校园足球的一些问题。对比中国足球,我们还没有校园青训系统,人家已经开始反思校园足球的弊端了,这差距……
首先,从足球文化来看,在美国,足球只是众多运动的一种,绝不是唯一,甚至远远不是最好的那个。这也造成了付出同样努力训练的孩子们,完全可以从事别的运动,比如橄榄球,篮球或者其他工作得到更好的报酬,而不是职业足球。
相比于某些国家,特别是南美国家,足球几乎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们没有任何其他运动或者行业作为后路,于是自然选择会将最有潜力的选手送向职业足球这条路上,于此同时,他们的足球文化也让那里的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足球,并且心甘情愿为足球付出一切。
其次,美国的训练费用也是横亘于很多选手面前的一座大山,孩子想踢得好,就要支付不菲的训练费,这种情况直到12岁才有机会得到改善,前提是你需要入选MLS大联盟旗下的青训队伍。美国的儿童青训系统简直是靠钱来选材,不是看天赋。
而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足球是免费的,无论是政府资助的青训俱乐部,还是街头足球,或者职业俱乐部资助的青训学院,尽管他们可以通过培养职业球员来赚取利润。唯一阻碍孩子们踢得更好的是他们自身的能力,只要你有潜力,就有学习足球的资格。
最后,美国球员培训模式也出了问题,尽管很多人不想承认,但美国的青训理念是基于团队并对胜负过分着迷的。
在某些州,甚至有6岁或者9岁的儿童比赛,还会装模作样地为他们颁发州冠军的奖杯,这些不但产生额外的成本,还会让教练对球队的胜利过分执着,因为赢球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收入,对教练的生意来说是不错的,然而这样就难免忽视对个体球员的培养,最终的结果是,美国队至今没有令人难忘的球星出现。就像美国女足冠军队成员香农·麦克米兰(Shannon MacMillan)说的,“没有成年队的教练会在意你在9岁时候赢得的冠军。”
在足球发达国家,他们的青训俱乐部全部是以选手个体为中心进行的,低级别俱乐部盼望把优秀的个体选手送往高级别俱乐部而赚取利润,而高级别俱乐部希望优秀球员补充到自己的一队,或者交易给其他俱乐部,这种关注个体培养的模式是足球生态圈最有效率的方式。
因此,美国青训这种以团队为中心,忽视个体培养,以及之前提到的“早期专项训练”,种种因素叠加一起,成为了阻碍美国青训系统产出真正世界级足球选手的原因。
所谓足球耐力不是匀速跑马拉松的长跑耐力,而是冲刺,休息,再冲刺的能力。
先明确一下距离,一般球场宽度大约70米,长度约100米。
训练1(初级选手适用):
从球场边线开始全速带球,跑到中间处把球停住,之后用80%的力气冲刺到边线另一端(此时为无球跑动),再折返回到到中间,再带球跑回出发点。
整个140米往返应控制在90秒之内,之后休息90秒,再进行下一组,一共跑6组。
训练2(中级选手适用):
需要另外两人配合,1人站在中圈后一点,1人站在门线,分别持一球。训练者从禁区弧顶出发,无球向中圈冲刺,到达后与队友完成一次脚传接球,之后向门线方向冲刺,到达后与队友完成一次头球传递,再跑回弧顶处,完成一组。
整个训练跑6组。
训练3(高级选手适用):
绕全场跑,从角旗出发,慢跑半圈到中线,再加速用70%力气冲刺跑完剩下的路程,回到起点。可重复6组。
注意体能训练不要安排在比赛前两天,如果你在周6有比赛,那么最好安排周1和周3进行体能训练。
满场的耐克彪马阿迪王都弱爆了,还在为“撞鞋”而苦恼的你,只有下面这些小众球鞋才是你的菜。
Aspero
德国品牌,在鞋带处有一些覆盖,据厂家自己说有利于控球,是这款鞋的卖点之一。
Concord
墨西哥品牌,价格不超过60刀,物美价廉。
Cruyff Sports
荷兰球星克鲁伊夫的自创品牌,早年博格坎普和巴斯滕曾经穿过。
FILA
意大利百年老店FILA出品的足球鞋,较少见。
Hummel
这个丹麦品牌曾经在1923年就出品过足球鞋,不过这款将近100年后的新品看着也够老的,好吧,复古。
Manriquez
墨西哥本土品牌,出了墨西哥就没人见过了,65美元,倒不贵。
Mitre
创立于1817年的英国品牌迈塔(Mitre)出品的足球大伙都踢过,可是球鞋却十分罕见。
Pantofola d’Oro
非常传统的皮足,来自意大利的百年品牌。
Patrick
法国品牌,K皮,看上去有点像阿迪的COPA。
Penalty
巴西品牌,前巴萨门神巴尔德斯代言过。
Tiebao铁豹
天朝某代工厂出品,名字霸气,价格便宜,100多人刀,赞性价比。
Topper
只有在南美(巴西或阿根廷)才能看得到的品牌。
Zygo Sports
澳大利亚公司出品,极度诡异的外观。